国足选帅这事,又来了。说真的,我电脑里甚至还存着上次给伊万科维奇写的“欢迎稿”,墨迹都没干透呢。这次足协的公告一出,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只是不知道这回的“新郎官”又能待上多久。
公告里那句“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60岁”,圈外人看着可能就一滑而过了,但在我们这些老球迷眼里,这六个字背后,是一段捂着胸口才能讲完的故事。这规矩怎么来的?还不是因为2011年布拉泽维奇那档子事。足协当年请来这位74岁的克罗地亚老帅执教国奥,名头响当当,老爷子也敬业。可岁月不饶人,关键的奥预赛开打前,老帅直接病倒住院做手术。球队没了主心骨,最后那结果,不说也罢。从那以后,足协就长了记性,知道这活儿没个好身板真不行,这60岁的红线,说白了就是当年交的学费。
有了这层背景,再看这次的四个候选人,就有意思了。
呼声最高的保罗・本托,56岁,履历确实漂亮。他最亮眼的一笔,不是带葡萄牙队,而是把韩国队调教得有模有样,在卡塔尔世界杯上跟巴西队都能打打对攻,最后进了16强。根据赛后复盘数据,那届韩国队在无球跑动和高位压迫的成功率上,比四年前提升了近30%。他懂亚洲足球的节奏和对抗强度,还在重庆待过一年,知道中国球员的特点——上限不高,但听话。这种“既懂亚洲,又懂中国”的属性,让他看起来像个不会出错的安全牌。
但足球有时候最怕的就是“不会出错”。所以名单里还有个49岁的菲利克斯・桑切斯,这哥们是个变数。他最大的成就是带领卡塔尔在2019年亚洲杯上夺冠,那支卡塔尔队,赛前没人看好,但他硬是捏合成了一个整体,战术执行力极强。他的优势是年轻,处在教练生涯的黄金期,而且善于从青训体系里拔苗子,这跟足协嘴上喊的“着眼2034”不谋而合。选他,像一次风险投资,可能血本无归,也可能一飞冲天。
当然,也少不了咱们的老熟人,58岁的施密特。北京球迷估计现在还念着他。当年他带国安踢出的高位压迫,是真好看,68%的队史最高胜率也不是吹的。离开中超后,他在欧洲把本菲卡带成了葡超冠军,证明自己的战术理念到哪都吃得开。他要是肯回来,至少在舆论上,足协的压力会小很多。
最后一位乔迪,62岁,稍微超了点龄,但呼声不低。他在浙江队搞的传控足球,技术含量在中超独一档。虽然年纪偏大,但他那套东西,正是中国足球最缺的。足协如果真有魄力,为他破个例,倒也不失为一步好棋。
外教的名单看着热闹,但真正让球迷心里咯噔一下的,还是中方团队的人选。孙继海、范志毅这两个名字一出来,多少人感觉青春回来了。
孙继海,在英超曼城踢过球,见过大场面,退役后搞青训,没离开过足球。他情商高,视野开阔,来当领队,负责跟外教沟通,安抚球员情绪,再合适不过。范志毅就更不用说了,“范大将军”的脾气和责任感,是现在这批国脚身上稀缺的东西。让他进教练组,哪怕只是在场边骂骂人,都能给球队提提神。
这个“孙范组合”,听着确实让人激动。可激动过后,冷静下来想想,这更像是一种无奈。我们竟然还需要请出二十年前的功勋,来给现在的球队壮胆。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悲哀吗?
说到底,选教练就像开盲盒。你可能开出个隐藏款,也可能只是个普通款。但中国足球的问题,从来就不只是一个教练的问题。球员的基本功,青训体系的搭建,联赛环境的健康,这些才是根。根据中国足协去年底发布的青训报告,全国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数量,尚不足德国的十分之一。根上都烂了,你换再好的花匠,又能开出什么花来?
一次次换帅,一次次推倒重来,我们在这个循环里折腾了太久。这次,无论最后谁来,都希望能少一点折腾,多一点耐心。毕竟,球迷的心,真的经不起下一次失望了。
所以,这次的“新篇章”,你觉得是序章,还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?
正规杠杆配资平台,宝融配资,2024最可靠的网上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